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营销推广

硕呈品牌战略咨询:香港电影兴衰背后的品牌战略思维

发布时间:2022-04-14 13:23:37

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先驱者,无论在艺术呈现还是专业水平上都一度代表着华语电影的最高水准,也是华语电影史上最璀璨的篇章。

 

你记忆中的香港电影是什么样子?一个名称,一个画面,一个角色还是一段台词?经历风云变幻的东方好莱坞留下了无数人心中的经典,今天,硕呈将带你从品牌战略的视角,看港片的兴衰。

 

双雄龙虎斗

50年代末,香港电影的主要市场在东南亚。在二战后经济恢复,西方文化热潮的影响下,东南亚的电影市场需求巨大。早在1937年便开始布局东南亚市场的邵氏集团和新马首富之子陆运涛主导的电懋,成为当时香港电影的两大巨头。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优势,形成邵氏与电懋寡头格局的主要原因

二者均采用大型片场制,直接投资电影制作运作方式,垂直整合制片公司包揽了生产、发行、上映三大环节,垄断知名导演,演员明星,形成流水线作业模式通吃产业上下游的全部利润。直接将大部分独立或者小型制片公司打的落花流水。

 

同时,二者都以商业化和大众化运作,成功占领香港电影市场。为了吸引观众陆运涛主导的电懋在50年代拍摄了曼波女郎、空中小姐等一系列光鲜亮丽的浪漫喜剧和好莱坞歌舞片。邵逸夫接受邵氏之后,一改小成本制作模式,花费巨资建影视基地,同时广发英雄帖,重金挖来了香港驻美国新闻处主管邹文怀担任公司的宣传经理。又从四大电影公司挖来了胡清泉、林黛、张彻、李翰祥等大批名导演和演员。邵氏拍摄的古装片不仅在香港地区成为了爆款,还深受中国台湾及东南亚观众的喜爱。创造了“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辉煌历史。

 

然后,在两强相争的高潮时段,电懋因空难的意外出局,造就了邵氏的垄断地位,并以武侠片开启了香港电影的新时代。独臂刀、大醉侠深受市场欢迎,一时间难逢敌手。

 

 

挑战者入局

全产业链的大型片场制度,成就了邵氏的影音霸主地位,也正是这种霸主地位,才为邵氏在电影上的失败埋下伏笔。

 

邵氏的成功,在于聚集了大量的人才资源(电影行业的核心资源),通过长期合约(10年以上)的方式,管理和绑定人才。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整体电影新生代从业人员的涌入,导致了师父收入不如徒弟的现象,后入行签订的合约待遇远远高于先入者。

 

1970年,邵氏的核心人物邹文怀因不满邵逸夫的管理而单飞,设立新的电影厂,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嘉禾。

 

 

在大多数的熟知香港电影的人看来,嘉禾的成功主要是因为李小龙。但究其本质,是商业模式变革的原因——独立制片人模式。

 

嘉禾创立初期,因为资金受限,没有固定的片场、没有优质的导演、明星资源,采用了当时好莱坞流行的独立制片人制度,只为导演、子公司提供资金,等影片上映后以分成的形式得到报酬的模式。在同李小龙合作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独立制片制度的成功,在于更大限度的发挥了导演、演员的创作能力,提升了产品创新能力同时轻资源的运作,也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而邵氏在大产业链的结构下,创作能力陷入僵局,虽然以明星数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与嘉禾尤其是同李小龙的竞争中,一步步走向失败的深渊。另外,击败邵氏的首要人物李小龙,也正是邵逸夫亲手放走,李小龙回香港时,第一个找到的就是邵逸夫,但是因为李小龙2万美金的片酬的要求超过了当时邵氏当红明星的片酬,被拒绝。本质上来看,邵氏的失败,除了管理上的弊端,更底层的原因是大制片厂制度限制了产品创新的能力。

 

在嘉禾独立制片制度的影响下,80年代的香港创作的自由度甚至一度超过了美国好莱坞。以院线制度为基础的产销秩序亦渐巩固。不少圈外的投资者也盯上了香港电影市场这块大蛋糕,纷纷入局投资电影。在资本的助推下,香港形成嘉禾、新艺城、德宝三大院线鼎足而立的局面。香港电影也迎来了我们熟悉的”两周一成“的时代。

 

 

人工与片场艺术的落幕

无论是大制片厂制还是独立电影人制,香港电影的核心生产模式是人工+片场模式,我们从很多经典的港片港剧中可以窥见端倪,以武侠片为例,早期的香港武侠片主角大部分具有武术功底,一代一代传承。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好莱坞以科技+特效的方式,直接契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快餐式文化,以震撼的视觉效果和夸张的武打特技,直接抢占了华语电影的大部分市场。资本永远跟着市场走,资本的逐渐离去直接成为压倒香港电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归根结底,在任何行业,只有始终与时俱进,始终跟随市场趋势做出战略性调整,依据消费趋势打造产品和服务,才能长久立足。

 

本文来源:硕呈品牌战略咨询,硕呈品牌战略咨询团队自成立以来,已服务过10+中国500强企业,100+中大型企业,拥有资深的行业资源和丰富的品牌咨询服务实战经验,是一家全案型品牌战略咨询专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