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大裁员 曾经火爆的缤果盒子要凉凉?

发布时间:2019-06-27 09:26:12

  无人便利店明星公司缤果盒子,如今卷入裁员欠薪风波。

  爆料称,缤果盒子从去年底至今共裁掉了上百名员工,部分被裁员工的工资和赔偿金拖延未付,有些甚至已拖欠长达半年。

  作为曾经风口上的赛道,无人货架早已被资本宣判死刑,无人便利店仍在艰难探索。泡沫破灭后,一些无人便利店早已撤出市场,缤果盒子收缩背后,无人便利店要彻底凉了吗?

  现象

  无人便利店退热了

  缤果盒子是一家无人值守便利店创业公司,发迹于2017年兴起的无人零售风潮,是国内首家可规模化复制的商用无人便利店。这家公司在2017年7月获得超过1亿元A轮融资,2018年1月获得8000万美金B轮融资。

  不过,经过两轮融资后,后续15个月,缤果盒子再也没有获得融资。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缤果盒子的员工数量,从巅峰期的500余人,到现在只剩100人左右。

  缤果盒子对此并没回应。据悉,缤果盒子已基本撤离华南市场,大连团队已解散,目前北京是运营相对完善的市场。缤果盒子APP显示,当前北京共有35个盒子。

  实际上,不仅是缤果盒子出现收缩情况。另一家早在创立初期就被视为无人便利行业黑马的邻家便利,在2018年7月31日关闭了北京的160余家门店。公司宣布,由于月亏500万,持续亏损已基本破产。

  实际上,在重庆,无人便利店的未来也并不明朗。在解放碑、观音桥等地发现,原来聚集了多家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已无踪影了。目前,在重庆,除了一七闪店、京东X无人超市外,在渝试水的无人超市基本上消失殆尽。

  互联网创业信息服务商“IT橘子”统计显示,无人零售店铺业务仅2017年就获得43亿元投资。但是,热潮未能长期持续。进入2018年后,无人店铺相继关店和裁员,甚至出现了倒闭企业。除此之外,无人店铺业务的融资也出现锐减,媒体和市场调查公司的统计也不见踪影。

  实际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零售行业这么热闹,全是因为资本推波助澜,而一旦资本退热,这种模式很难生存。

  败因

  盲目失控定位不准

  无人零售风口打开后,数不清的企业一哄而上,围绕无人便利店这种终端形态展开了激烈而无序的竞争。为了抢滩市场,无人店大举跑马圈地,而圈地又需要资本支撑,烧钱与变现之间的界限变得无限模糊。

  在盲目扩张中,无人便利店犯了和共享单车一样的错误,当资本寒冬到来,随之迅速进入冰封中。

  实际上,在业内人士看来,市面上所有无人店的本质仅仅是用人工智能取代收银员,补货、清洁、整理工作仍需要人工,无法真正做到“无人”的程度。而无人店却要安装和保养智能设备,如多个摄录镜头、自动识别装置等,并且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建立一套完整的营运系统,这更是烧钱的主。而且,失去人工温度的冷冰冰店铺,消费者在尝尝鲜之后复购率非常低。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说,零售行业追求的是平均销售一件商品所需成本的最低化。所以,新零售模式是否成立,最关键是看有没有降低成本。

  此外,无人便利店相对较小,导致物流配送的效率不高,补货不及时、缺货与商品积压现象并存,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法给用户提供持续而优质的服务体验,复购率不高。

  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无人便利店模式是死路一条。王填表示,对于便利店来说,人力成本并不是最重的成本。无人便利店一方面不能节省空间成本,另一方面,用机器人铺货,成本比人力更高,“就像是买豆腐花了买肉的钱”。同时,无人便利店也存在逃单、失窃风险。

  零售专家分析称,无人零售只是众多商业形态的一种模式。其发展必然要经过市场实际的验证。无人零售本质上是先进互联网技术与现代消费习惯的一次磨合。无人便利店遭遇的窘境,其核心不是“无人”,而是“便利”和“产品”,但目前的无人便利店和普通便利店相比,只是少了店员,其他方面并没有改变。

  出路

  需寻求真正的盈利

  其实,无人便利店出现,只能说是一种零售经济上的模式创新,通过新兴技术,降低运营成本,节省用人开销,同时解决线上、线下零售部分痛点,但是,就目前来看,无人便利店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尤其是资本寒冬下的盈利问题更是首要问题。

  Easy Go未来便利店联合创始人王牧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的一年里大约有一半的无人便利店品牌倒下,无人便利店已经过了跑马圈地、大肆开店的时代,经过洗牌后的无人便利店行业会专注精细化运营,提升选品、选址等零售基本功。“比起传统零售行业,无人零售企业需要更多的资本支持,才能有精力去提出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来满足市场需求。”王牧牧称。

  7-ELEVEn(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内田慎治就曾表示,7-ELEVEn和其他便利店最大的差异就在于鲜食,鲜食商品占所有商品销售的50%,门店60%的毛利来源于以鲜食为主的日配商品。

  在王牧牧看来,目前无人便利店没有鲜食这部分的利润,就需要开发其他盈利方式。无人便利店则是位于一些特定的场所,长处在于提供24小时服务。因此,无人便利店从某方面来说,是对传统便利店的一个补充,无人便利店应将“传统便利店”当作大本营,既省去了极大的自建仓储、运输等成本,还增加了传统便利店的额外收入。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自助售货行业分会副秘书长沈哲明认为,无人店运营模式将是多模式并存的平台化经营,商品供应能力、硬件或软件技术能力、点位能力和运营能力将是平台运营的基础。无人店将会在终端重构、供应链结构调整、渗透的深度等方面给零售业带来变革,未来2-3年大家一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市场。